“习惯就好。”吕布喝了口水,目光掠过小乔略显苍白的脸颊,那上面少了些血色,显然并非全因北地气候,“近日,可有家中消息?

    ”他看似随意地问道,实则清楚这是她们姐妹心中最重的牵挂。

    提到家中,小乔眼神瞬间黯淡下去,摇了摇头,声音更低了:“自年前收到父亲报平安的家书后,便再无音讯。

    听闻……听闻孙伯符将军横扫江东,兵锋极盛,庐江如今……想必也不太平。”她的声音里带着无法掩饰的浓浓担忧。

    孙策势如破竹,庐江郡守刘勋虽尚未被直接攻击,但战火已燃至周边,谁都看得出庐江难以独善其身。她们姐妹远在北方,对父亲的安危日夜悬心,这种无力感时常噬咬着她们。

    吕布放下水杯,手指无意识地在杯沿摩挲了一下。他看着她低垂的眼睑和紧抿的唇线,心中明了这份牵挂的重量。

    乱世之中,骨肉分离是常态,但他既然接纳了她们,这份责任便也落在了他的肩上。这不仅是出于对附属物的占有,更夹杂着一种来自现代思维的、对“家属”安危的天然责任意识。

    “庐江确非久安之地。”吕布开口,声音平稳,却带着一种决定性的、令人安心的力量,“刘景升(刘表)虽与我有约,互不侵犯,但荆州内部亦非铁板一块,难以全力外援。

    孙伯符年轻气盛,兵锋正锐,下一步难保不会觊觎庐江富庶之地。”

    小乔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,紧张地望向吕布,美眸中充满了惊惶,仿佛已经看到了战火席卷家乡的场景。

    “不过,你无需过度忧心。”吕布话锋一转,目光沉静地看着她,“我已有安排。月前,已派得力人手秘密前往庐江,接乔公北上来洛阳安居。

    洛阳虽经董卓之乱,残破待修,但在高顺将军主持下,重建已有起色,城防稳固,远比身处漩涡中心的庐江安全。届时,道路畅通,你们姐妹亦可与乔公团聚,以慰天伦。”

    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这个消息如同黑暗中骤然点亮的光芒,瞬间刺破了小乔心中积郁多时的阴霾。

    她猛地抬起头,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巨大的惊喜,连声音都带上了颤抖:“温侯……您、您此言当真?父亲……父亲他真的可以来洛阳?他……他愿意来吗?

    ”惊喜过后,又是一丝本能的迟疑和担忧,“可是……如今中原、江淮路途不靖,盗匪蜂起,父亲年事已高,这千里迢迢……”

    “我既已决定,自有万全之策。”吕布的语气依旧平稳,却透出不容置疑的笃定,“所选护卫皆是军中精锐,经验丰富;路线亦反复推敲,尽量避开是非之地。

    乔公之安全,我既承诺,便可担保。至于乔公意愿……”他略一停顿,“乔公乃明智之士,洞察时局,北上避险,兼可与你姐妹团聚,于情于理,当无拒绝之意。

    我之信使,亦会陈明利害。”

    这番话,彻底打消了小乔最后的疑虑。巨大的安心感和汹涌的感激如同暖流,瞬间淹没了她。一年多来的忐忑不安,对父亲日夜的牵挂悬心,在此刻似乎终于找到了坚实可靠的依托。

    她离席,再次深深行礼,这一次,动作间充满了真挚的情感,声音哽咽,带着泣音:“妾……妾代父亲,谢过温侯大恩!此恩此德,妾身没齿难忘!